用历史人物浅谈能力和人品的重要性-k8凯发棋牌官方

点击数: 时间:2024-11-15 作者:刘梦熙 来源:衡山农商银行

读过曾国藩的人都知道他有一套识人术,老话说“相由心生”,可老话又说“人不可貌相”,我们往往觉得疑惑,到底是要在意“相”还是不在意“相”呢?能力和人品哪个更重要?我的浅显认知大概就是能力决定起势的早晚,而这个势能维持多久需要人品来托举。

大部分人总在寻找一个标准答案,其实没有,在遵守原则的情况下有时候需要“对事不对人”,有时候又需要“对人不对事”,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,亦是处在风雨欲来或稳如泰山的境遇中,人品能划出一个道德的下限。深入研读历史,我们不难发现,许多人物表面上忠诚得近乎狡猾,或奸诈得看似忠诚。然而,唯有他们的人格魅力所留下的印记,才能使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屹立不倒或最终洗刷过往的污点。三国的吕蒙“白衣渡江”让“江东鼠辈”的标签几千年都抹不掉,在三国那个忠肝义胆的时代,吕蒙的人品就真上不了台面了。大唐时武则天初期重用酷吏,后又整治酷吏,前期巩固的事情君子做不了,后期太平盛世的局面酷吏就成了污点。朱元璋与陈友谅实力相当,陈友谅是渔民出身,他改造的战船朱元璋后来都在沿用,也属于底层逆袭技术流,那为什么陈友谅输了?因为他没人品啊,没人品到什么程度呢,上杀恩师下杀亲信,最后被他的得力干将反水。明朝初期的蓝玉,“封狼居胥”武将最高荣耀的所得者之一,为什么朱元璋后期一定要杀他?除了权力因素外,其中就是蓝玉人品很差,目中无人,自负自大到了极致。明朝中期的夏言、徐阶、高拱、张居正,严嵩倒台前,徐阶的隐忍一度被其他内阁人员看不起,他一味都忍了,只为一举扳倒严嵩,其中一部分是为了夏言,因为夏言是徐阶的老师,而夏言的死是因为严嵩的陷害,他要为他的恩师夏言平冤,我们不说徐阶的人品一定就多高尚,至少他铭记恩情。

人品也跟年龄和境遇有关,年纪大了,经历得多了,心境自然也趋于沉稳,这也是古语“大器晚成”,张居正三十岁时还被调离京城回了老家,他是四十二岁才入内阁,四十八岁才正式当上首辅,这中间的沉浮正是磨炼心性人品的阶段,他不是非黑即白,“宁做干臣不做清流”是他的风格,涉及改革总会得罪一批人得益一批人,大明国库充裕了就是成果。胡宗宪在大是大非面前与严嵩作对,很难评价他是名臣还是小人,历史抹不掉他是严嵩的门生,但也抹不去他的功绩。海瑞,论人品,清正廉洁无懈可击,论能力他又不太明白“水至清则无鱼”的道理,掌权者总是对他避而不谈,太刚易折。无论如何有人品的能臣至少能维持道德下限。品行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,它会随着个人的成长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,历史书中我们看到许多人物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,有的人在年轻时可能行为不端,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责任的加重,他们能够反省和改正,最终成为受人尊敬的人物。因此,评价一个人,不能仅仅看一时一事,而应该全面地、历史地看待其一生的行为和贡献。

能在历史上留下痕迹的人,能力都不差,而人品的重要性在历史的长河中被反复验证,它不仅影响一个人的名声,更影响其事业的成败。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同样可以看到,那些在职场上或社会中取得持续成功的人,往往都是那些人品被广泛认可的人。他们可能不是最聪明的,也不是最有才华的,但他们诚实守信,赢得了他人的尊重和信任。而那些只注重眼前利益,忽视人品建设的人,即使一时得势,最终也难以长久。还有太多太多人物在史书中占不到一句话的记载,但他们人品辐射出来的正能量一直影响着几千年后的人类,而那些只顾起势不顾道德的人早就倒在了半途中或者后劲无力。

做事与做人,若能统一,可谓差强人意,能力和人品哪个更重要,我想没有标准答案,但历史书中又全是答案。


分享到:
网站地图